所有栏目
1889

电伴热带施工规范

2024-8-19

以下是电伴热带施工的一些规范要求:

1:施工前准备:

电伴热系统安装前,被伴热管道必须全部施工完毕,并进行压力试验、气密试验、吹扫等,符合有关要求。

确认管道及设备完整,无缺漏,并已经经过相关检测合格可投入使用。

清理需被伴热管道或设备表面的灰尘、锈、油污等。

准备好相应的安装工具和材料,如压敏胶带、铝箔胶带、接线盒等,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。

了解电伴热带的型号、规格、使用环境等参数,确保其与实际需求相符。

2:电伴热带敷设:

施放电伴热带时不能扭曲、打结、反复弯折,不能在地上拖拽、硬拉,也不能打硬折,避免损伤电伴热带。

电伴热带应按设计要求沿管道长度分布,其长度应大于被伴热管道的长度,安装时需验证所用电伴热带的长度(包括并联各分支的总长度)是否超过设计长度或最大允许使用长度。

在水平管道上安装时,可敷设在管道下方 45 度处;安装在容器上时,一般缠绕在容器的中下部,不超过 2/3

电伴热带允许多次交叉重叠,但应尽可能减少扭曲,敷设时应尽可能使其平整地紧贴在管道或容器表面。对于有锐角的部位,应用铝箔胶带加以保护。

直线敷设时,可采用铝箔胶带或安装铝带将电伴热带固定,固定间距一般为 50cm;遇到弯头处或法兰处应适当增加胶带的用量。

波浪或螺旋敷设时,应按设计要求确定曲率半径,保持电伴热带之间的平行距离,用铝箔带沿波浪曲线或螺旋方向黏贴固定。

3:连接与接线:

电伴热带的分支、末端及之间的连接等处必须采用厂家提供的配件。

接线时,电伴热带与附件要正确可靠连接,谨防短路。同时将编织网连接起来可靠接地,接地电阻应符合相关标准。

电源接线箱应在未连电的情况下进行衔接并稳固。

电伴热带一端接入电源,另一端线芯严禁短接或与导电物质接触,必须使用配套的尾端接线盒。如果使用的是有屏蔽层的电伴热带,终端处必须将屏蔽层剥离 10 公分,以防造成短路。防爆场合,接线后应用硅橡胶密封。

连接电热带时,应注意不能超过其使用长度,例如普通电热带使用长度通常为 100 米。

并联恒功率电伴热带在剪切时必须要在发热节处进行,剪切的长度必须超过 3 米,且不能与自限温电伴热带交叉重叠使用。此外,恒功率电伴热带在用于特殊区域场合的保温时,安装应避开阀门开口或易燃易爆气体聚集区,且不建议在塑料管线上使用。

4:预留与富裕量

安装电伴热带附件处应留有一定的富裕量,电源端和尾端各预留 1 米富裕量,二通或三通配件处各端预留 0.5 米富裕量,以便下次检修重复使用。

对于法兰、管架预留电伴热带 0.5 米,蝶阀、球阀预留 0.8 米,截止阀预留 1 米;对于埋地管道每只接线盒预留伴热带 2 米。

5:固定与保护:

敷设电伴热带后,应采用压敏胶带或铝箔胶带进行固定,使其牢固贴合在管道上,可先径向固定,再沿电伴热带全程粘贴铝箔胶带,以提高热效率。严禁用金属丝捆扎电伴热带。

如伴热体为非金属材料体,应用铝箔胶带提升接触导热范围,然后用扎带稳固。

法兰处介质易泄漏,缠绕电伴热带时应避开其正下方。

电伴热带尾端必须使用配套的封头严密套封。

6:绝缘与测试:

每根发热电缆安装前均应进行电路连续性和绝缘性能的测试,系统绝缘电阻应大于 50MΩ。安装完毕后,应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检查,确认回路接线、分相、温度控制等是否正确。

完成安装后,要对电伴热带线芯与编织网或金属管道之间的电阻进行测试,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。再次测量绝缘电阻,其值20MΩ。

仪表管路蒸汽吹扫时,必须在停电 2 小时后进行,吹扫温度不宜长期超过 200℃。如温度过高,可预先在管路外敷一层保温毯,再敷设电伴热带,以防高温将电伴热带烫坏。

7:其他注意事项:

电伴热带的配电导线载流量应根据其容量选择,电伴热带电源应为消防电源等符合要求的电源。

电伴热带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 - 10℃。当在安装现场环境温度低于 - 30℃时,对于某些发热电缆(如天沟融雪发热电缆)不宜安装。

电伴热带不能与蒸汽伴热等其他伴热系统混合使用。

保温层和防水层的施工应选取合适的材料,并确保其安装紧密连贯,形成一个整体。保护层的重叠咬合处,横向安装咬合处的布置应避开伴热带敷设位置,尽量选择在相对侧。

安装完毕并测试合格后,应挂电伴热警告标签和警示标签。

不同类型的电伴热带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安装要求,具体施工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相关标准进行操作,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和调试。在实际施工前,建议详细了解所选用电伴热带的具体特性和要求。